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
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国台办24日于元宵节之际召开台商联谊活动,期间有约200名两岸人员受邀参加。

台媒披露,活动期间6名台商代表发表致词,国台办主任宋涛就两岸关系发展发表讲话。台商总会主席赖正镒在致词中提及台商的四点期待,包括促进两岸航点及旅游恢复、大陆继续维持ECFA、大陆继续对岛内农渔产品进行采购、推动两岸青年交流。赖正镒表示,台当局对赴陆团体旅行团的突然叫停让人讶异,期待两岸能早日恢复双向旅游。赖正镒指出,2022年岛内贸易有约4成为对陆出口。2023年这一比例为35%,规模约1522亿元,岛内从大陆取得顺差805亿,ECFA是岛内对大陆形成贸易顺差的关键。

台商期待ECFA维系、维系对14亿人口大陆市场的进入,担忧如果失去对陆顺差,岛内现有的贸易顺差情况或转变为逆差,逆差规模或达到数百亿乃至千亿元。赖正镒提及,岛内商业总会中水果、农渔企业不在少数,相关企业均期待大陆能够继续采购岛内产品。赖正镒同时呼吁大陆对台商在陆融资,予以同陆企同等待遇。审视台商在陆发展时应看到,台商历史定位的转变及背后的机遇转变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,两岸关系先后经历对立、对话、融合的状态转变。

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,两岸关系以对立为主。岛内在初期依仗美国军援,攻击大陆沿海多地海空域。大陆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,有更多军力对台军军机、军舰实施打击。台军逐步丧失反攻大陆的能力。

1958年到1978年对金门打而不取的炮战,是大陆在台海军事主动权扩大的体现,也以军事手段维系两岸内战的前沿接触状态、打破了美国隔绝两岸、使两岸断绝联系的意图。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,两岸的整体对立、联系阻塞状态结束,台商的机遇期随之来临。

这一时期台商对两岸联系、经济发展起着双重职能,首先是发挥着两岸联系扩大的前沿职能。两岸联系中断天然导致“台独”的产生,两岸联系扩大本身便会对“台独”概念构成削弱。往来两岸从大陆市场获利的台商,在维系两岸联系层面发挥关键作用。其次是在中西方经济体系对接过程中,台商发挥中转站作用。承担类似职能的,还有中美建交后的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。岛内在一个中国框架下,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范围、受大陆市场扶持上更大。台商在当时大陆市场对接西方市场,陆企转型升级过程中,发挥了引领职能。

当下,随着大陆引领前沿技术,在5G通信、商业航天、光伏产业、电动汽车、新能源等方面成为技术与产能输出方。台商可以发挥的职能也在发生转变,从嵌合入西方经济体系,将西方技术向大陆扩张,转变为大陆对外输出的中转站与承包方。参与到大陆的两岸融合发展体系,立足大陆、面向世界,是台商台企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机遇所在。国台办主任宋涛24日指出,台当局拒绝承认“九二共识”、实施“台独”动作,将引发台海持续动荡紧张。大陆将让伤害两岸福祉、伤害两岸感情者承担代价。

在大陆工业势能向全球输出的时代节点上,台商可以在这场新的商业战争中背靠大陆。基于台商原有优势路径,基于“九二共识”巩固大陆市场,同陆企一同开拓全球市场。为中国复兴贡献市场经济活力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视频通信爆款 9.9 元起, 提供电商、教育、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
Top